2023中国种子大会暨南繁硅谷论坛落幕:汇聚行业智慧 把脉种业振兴-看点
4月4日,在三亚市崖州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伴随成片的稻浪迎风摇曳、丰收的果实缀满枝头,为期4天的2023中国种子大会暨南繁硅谷论坛落下帷幕。
种业盛会,万众瞩目。大会启动报名后就受到业界的热烈关注,超过3000人报名参会,嘉宾云集。
思想碰撞聚共识,理念创新促发展。大会期间,“1+13”场论坛接连举行,来自国内外的院士、专家、学者、企业家等同台,围绕发展成果、行业趋势、政策支持等内容,讲干货、出实招,为种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水”。
(资料图)
4月4日,参加2023中国种子大会暨南繁硅谷论坛的嘉宾在三亚市崖州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水稻展区参观。
触摸前沿成果
4月2日,在水稻产业链发展论坛上,云南大学农学院院长、教授胡凤益介绍多年生水稻,让大家开了眼界。原来,水稻可以像韭菜一样,割了又长,种一次可连续收割三五年。
同日,国家水稻全产业链大数据平台全面上线。这是国内首个聚焦水稻产业数据生成、采集、存储、加工、分析、服务,打通水稻生产、储备、市场、贸易、消费、科技全产业链,构建一个数据中心的水稻全产业链大数据应用服务平台。
“目前,海南种植的榴莲面积有3万亩,今年有1000亩左右陆续开花结果,最早一批6月可以采摘。”4月3日,在南繁硅谷分论坛,海南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冯学杰上台分享,“海南牌”榴莲吸引着大家的目光。
……
大会上,与会嘉宾可以看到新品种,学到新技术,认识新理念,了解新政策,透视种业振兴新进展。而经过五届的经验积累,如今的大会,已经成为中国种业界的群英大会、博览大会、共享大会、引领大会。
大会探讨中国种业热点话题,直面行业发展难点,分享最新研究成果,分析未来发展趋势。五届大会累计举办59个论坛,70多人次院士出席,国内外专家学者共作出645个报告,提出一个又一个有价值的建议。
扛起企业担当
4月4日,在田间展示现场,海南博收种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晓升用一口流利的英语,向两位外国嘉宾介绍起选育的品种。颜色多样、形状不一的番茄、辣椒就展示在面前,有直条状、螺丝状,有绿色、黄色、红色等。两位外宾越听越感兴趣,又跟着张晓升从展台来到棚内,实地了解种植情况。
张晓升多次参加了大会,但这是第一次将选育的品种带到现场展示。在他看来,大会既高端,又接地气,提供一个了解前沿技术、政策法规窗口的同时,还有一个展示育种成果的平台,让大家从报告中“跳”出来,到现场近距离、更直观认识农作物品种。
种业振兴,一头连着科研机构,一头连着育种企业。近年来,我国大力扶持国家种业阵型企业发展,打造一批具有核心研发能力、产业带动能力、国际竞争能力的“航母型”领军企业、“隐形冠军”企业和专业化平台公司,加快形成优势种业企业集群。
大会上,“扶企业就是扶种业,企业振兴就是种业振兴”成为共识。“在种业振兴五大行动里,企业扶优就是要让企业做大做强。”中国种子协会副会长马淑萍说。据了解,农业农村部从3万余家农作物、畜禽、水产种业企业中遴选出270家优势企业,对外公布名单并给予政策扶持,进而构建“破难题、补短板、强优势”国家种业企业阵型。
企业发展需要良好的法治环境。最高人民法院在2021、2022年连续两年在大会发布两批种业知识产权典型案例,严厉打击种子套牌侵权等行为,传递了加强种业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力度的强烈信号。
展示海南元素
今年,大会首次举办“海南好吃玉米”品种评选暨鲜食玉米产业发展论坛。经过评选,10个鲜食玉米获得“海南好吃玉米”品种评选金奖。
中国种子协会副会长邓光联表示,大会聚焦鲜食玉米产业发展难点,以评选“海南好吃玉米”为抓手,促进鲜食玉米产销环节对接,让百姓吃到“海南好吃玉米”,以产业发展帮助农户增收,助推乡村振兴,助推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如今,海南元素在大会上越来越显眼。在4月3日举行的海南自由贸易港种业发展论坛上,发布了南繁种业创新成果,共有来自农业技术、农业品种及畜牧业技术等领域的11项成果上榜。海南省农业科学院研制的“琼引8号”菠萝蜜,以及海南海亚南繁种业有限公司研制的“特优9301”水稻入选。
海南海亚南繁种业有限公司是一家扎根三亚的种业公司,“特优9301”水稻品种,具有抗逆性强、生态适应性广、穗大粒多、结实率高、高产稳产等特点,适合在海南做早、晚稻种植。海南省种子总站站长邱军介绍,海南特有的气候条件和地理位置,使得丰富的南繁育种资源在海南集聚,与此同时,海南还在加快打造科技创新平台,这些优越的资源禀赋协同配合,有利于海南研制出更多像“特优9301”一样的名特优新农产品。
聚焦三亚,该市在打造科技创新平台,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等重点领域持续发力。“三亚将依托南繁科技城,积极培育发展南繁种业科技创新链、保障要素支撑链和开放产业链,构建‘一城引领、两地支撑、全球链接’的总体格局。”三亚市人民政府有关负责人表示。
(海南日报三亚4月4日电)
标签: